《国际循环》:请您给我们介绍一下特殊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孙勇教授:所谓特殊是指:第一,情况比较少见。第二,被公认为难度较大而比较容易放弃的先心病。具体来讲,如动脉导管未闭,原来对于特别细小的导管现在已很少应用,因为没有合适的封堵器,在做介入手术时难以放进血管去,于是我们便发明了一项措施,用明胶海绵把血管堵闭,这个发法经过我们的临床试验,证明是很有效的。另外一种情况,对于较大的动脉导管未闭,我们采用房缺伞替代的方法,但它本身没有耐高压的特性,放入以后血流仍能通过,造成残余分流,因此不太提倡应用。有些医生采用基部室缺伞,它的确能把血流全部堵住,但它本身腰不够长,和PDA设计并不一样。最主要的是它的右室盘多一伞面,而PDA仅一个,在将它放入肺动脉时将会产生不良影响。是否造成肺动脉狭窄以及时间太长能否造成动脉夹层?这些都需要我们考虑。因此它的效果也不是很好。它只能把血流口堵住,但随后带来的问题需要我们继续探讨。实际最好的方法是,可以定做一个特殊型号的,量体裁衣,将是最有利的举措。对于室间隔缺损来讲,我们也做了很多特殊病例,如很罕见的一例刀伤部位在心脏的患者,我们也是采用这种办法封堵成功的。这在国际上都是很罕见的。再者,心肌梗死以后引起室间隔穿孔的问题,我们也采取了特殊治疗,包括用一个或两个室缺伞来封堵血管,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这对我们来说是很大的进步。 如果遇到室缺合并左主干病变,这实际上是先心病的一种。随着年龄的增大会形成较严重的冠心病。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左主干病变,单纯室间隔缺损对病人来说威胁并不大,但合并左主干病变时将难以解决。对病人心功能影响很大,为了将这两种病变同时处理。最重要的是左主干病变,原来采用的是外科搭桥手术处理,但最近新兴的为支架处理。我们在这方面,先用支架治疗左主干病变,然后再把室间隔缺损缺堵上。 《国际循环》:您如何看待介入治疗并发症的预防和处理。 孙勇教授:总体来说,现在介入治疗尽管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机械和技术的同时进步使我们解决了很多以往棘手的问题。但还是有一定的并发症发生率,所以我个人认为应严格尽量控制适应证。对于风险较大的病情,还是应考虑外科治疗。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