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复杂分叉病变概念的出现,改变了既往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选择理念,那么,如何为左主干病变患者选择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EuroPCR 2023会议上,英国布莱顿和苏塞克斯医学院David Hildick-Smith教授公布的一项研究进行了相关探讨。
《国际循环》:对于左主干病变,如何选择安全有效的血运重建策略是目前研究的热点,相关指南和研究中对此有哪些推荐?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目前,欧洲指南推荐在左主干分叉病变中使用DK-Crush技术,但随着本次会议上提供的更多数据的出现,这种情况可能会部分改变。现在双方都有一些相互矛盾的论点,一些解剖学和患者相关的因素可能使一种技术比另一种更合适。现在有很多新出现的证据使我们能在左主干分叉病变的特定技术之间做出更细致的选择。
《国际循环》:复杂分叉病变概念的出现,改变了既往左主干分叉病变介入治疗策略选择理念,对于左主干分叉病变患者,PCI策略如何选择?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事实上,复杂分叉病变的定义标准是试图描述什么是复杂的左主干病变,什么是稍微简单一点的病变。也许,这就是人们区分不同类型方法的关键。在欧洲,可能还有美国,绝大多数左主干分叉病变是一种更简单的定义标准类型。对于我们而言,超过10 mm长的病变已非常少见。然而,在中国人群中,特别是在研究中,患者侧支血管的平均病变长度要更长。所以,很多都符合更复杂介入的标准。客观地说,如果侧支血管病变长度是16 mm,可能需要置入支架。但从欧洲的观点来看,当侧支血管病变达到5 mm,6 mm或7 mm时,提倡一种临时策略——预扩张,支架,POT,成像,然后制定分步临时策略,例如是否需要对吻式膨胀,是否需要第二次置入支架,是T型还是TAP型等。
《国际循环》:怎样看待计划内双支架策略在左主干分叉病变中的应用?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欧洲策略推荐一种循序渐进的分步方法,只做必要的手术,而非像DK-Crush一开始就使用双支架策略,因为一旦开始DK-Crush手术,就必须使用两个支架。随着时间的推移,更多的支架确实会给患者带来长期的额外伤害,这一点可能会变得越来越清楚。因此,如果能减少患者的负担更好。从对中国人群的中国研究中了解到,SYNTAX评分更高,患者侧支血管的病变长度更长,因此疾病范围更大,这就是为什么DK-Crush研究在该地区更受欢迎的原因。
《国际循环》:此次会议上,“欧洲分叉俱乐部左主干冠状动脉支架研究的3年结果”对左主干病变的介入治疗有哪些指导价值?
David Hildick-Smith教授:在EBC MAIN的3年随访中发现(这是一项将左主干分叉病变的患者随机分配到分步临时策略或预先双支架策略的研究),两组之间在死亡或心肌梗死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靶病变血运重建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在双支架策略组中达近两倍。因此,这将影响人们的决策,特别是对于不太复杂的左主干分叉病变,临时战略或许更值得推荐。当然,如果在完成各种步骤之后,还需进行对吻球囊扩张,可以置入第二个支架,这是临时策略的一部分。在EBC MAIN研究中也发现了这一问题,但实际上需要置入第二个支架的患者比在手术开始时想象的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