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资讯内容 Content

【CHRS专访】美国心律学会主席George Van Hare教授: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起搏如何选择?
国际循环网版权所有,谢绝任何形式转载,侵犯版权者必予法律追究。

 编辑:国际循环网 时间:2017/7/3 11:23:37    加入收藏
 关键字:心脏病 George Van Hare 
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起搏
 
  Van Hare教授是一名儿科心脏病专家,非常关注儿童心律失常,就定义而言,先天性房室传导阻滞指的是儿童在出生或1岁内发生的传导阻滞。本届会议上他的讲题关注的是终身起搏器和导线管理,与晚年发生心脏传导阻滞的老年成人不同,这类儿科患者预计需要起搏器治疗的时间可达60~80年。因此,医生在新生儿期及儿童期所作出的选择将会影响上述患者的长期结局。所以,终生导线管理以及早期作出选择对于避免后续预期并发症非常重要。

心内膜起搏、心外膜起搏的选择标准
 
  选择心外膜起搏或心内膜起搏的标准主要取决于患者的体型以及心脏解剖。对于伴有复杂先天性心脏病无法采用经静脉途径的患者而言,希望采用终身心外膜起搏。其中,最好的例子就是行Fontan手术的单心室患者。这种患者的所有静脉均直接与肺部相通,不通过心脏,因此,植入经静脉导线是非常困难和不可能的,需要终身心外膜起搏。
 
  此外,新生儿或较小的患者,尽管从技术来说可以植入经静脉系统,但受患者身材及潜在生长的影响,一般来说需等其体重至少达到20~25kg(或4~6岁)才可能选择经静脉心内膜起搏。这样年龄的患者可以放置一个与生长相适应的静脉起搏器,除非导线断裂,否则是不用修改导线的。若患者年龄太小而又不得已必须应用起搏器,则应选择心外膜起搏器,待患者体重达到20~25kg后再换用经静脉心内膜起搏器。

右心室心尖部和高位室间隔起搏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右心室心尖部起搏并非是长期起搏的理想选择,因为其可导致大量的不同步,还可使部分先天性完全房室传导阻滞的患者发生扩张型心肌病。这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归因于其可导致慢性不同步及重构,也与可导致心脏组织的抗体对心肌的影响有关,而这些抗体可从伴有狼疮的母体传播而来。为了避免这种特殊的并发症,很多研究人员都试图应用其他起搏位点来尽可能地减少不同步。但是,相关研究结果并不一致。Van Hare教授在斯坦福时他的实验室开展的一些工作显示,与右心室心尖起搏相比,高位室间隔起搏可显著减少不同步。此外,他们还尝试采用左心室心尖心外膜起搏等其他方法来减少不同步。当然,若患者发生了因重构所致的扩张型心肌病,则推荐采用双心室起搏。目前,有关是否有必要在绝对需要双心室起搏前将其作为预防性应用方法仍存争议。
 
  另外,还有很多研究者选择将两套心室导线植入到心脏传导阻滞的患者。其不一定是为了提供再同步,而是保护患者不发生导线断裂。若心室导线有两套,则能有一套作为备用导线来拯救患者。众所周知,儿童心内膜起搏及心外膜起搏时导线断裂的发生率均更高。因此,在很多这样的患者(尤其是无潜在节律完全依赖于起搏器的患者)中,已经开始选择植入两套心室导线。
 
本届HRS科学年会上,完全性传导阻滞的最新研究进展
 
  作为HRS现任主席,Van Hare教授介绍说,今年的HRS上在完全性传导阻滞的电生理学方面取得了几大方面的研究进展。首先,是上述已经提到的避免不同步方面。很多研究者探讨了不同步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及从心脏不同部位植入起搏器的电效应。美国及其他国家的很多实验室都积极开展了很多这方面的研究;其次,采用类固醇治疗或预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研究发现,对于母亲伴有狼疮或Sj?gren综合征的自身免疫性心脏传导阻滞患者而言,其具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对于母亲伴有狼疮或Sj?gren综合征者可积极采用胎儿超声心动图来识别传导异常,一旦发生传导时间延长则可应用类固醇来预防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的发生。对于胎儿而言,可能无法非常容易地进行心电图检查,但可以采用M型超声心动图来对各心腔的收缩时间进行实际测量从而为医生提供作出选择所需的信息。
注册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国际循环同意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 发表评论需登陆

点击排行 Top Hits

 
关于本站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站长邮箱 | 友情链接 | 版权申明

国际循环 版权所有  2008-2021 icirculation.com  All Rights Reserved